2016年12月6日,苹果公司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保署在加州高等法院达成和解:苹果公司同意支付加州环保署下属的有毒物质控制局45万美元,以和解该公司在硅谷设施中不当处理有害电子垃圾的指控。电子电器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,但一个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,那就是如何为那些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“善后”。
苹果公司处理不当被指控
据美国加州环保署称,2013年6月,环保署下属的有毒物质控制局在一次抽查中,发现苹果公司存在电子垃圾违规处理行为:在2011年至2012年间,苹果公司于库比蒂诺开设并运营了一家电子垃圾粉碎设施,但却没有通知监管方;另外,苹果公司还不当处理粉碎工作中产生的金属粉末,该设施在2013年1月关闭前处理了约110万磅的电子垃圾。苹果公司随后在附近的森尼维尔市又开设了一家粉碎设施,处理了约80万磅的电子废物,之后才通知监管方该工厂的存在。苹果公司被控将该工厂产生的有害粉尘送至一家垃圾厂,但该垃圾厂并无资质处理有害废物。此外,监管者还指控苹果公司没有适当地报告和追踪有害废物的出口,并且未能将用过的油箱标记为有害废物。
对此,苹果公司发言人艾丽莎·约翰逊在一封邮件中声明:“该事件涉及一个文件提交方面的工作疏忽:我们关闭了一座回收设施,以扩张至更大的设施……我们已经与有毒物质控制局紧密合作,从而确保未来我们的设施获得适当的许可。就像我们对待旗下所有设施那样,我们遵守一套严格的健康和安全标准,而且远远超出法律的要求。”
制造商承担电子垃圾回收费用
虽然美国尚无联邦法律规范电子垃圾的处理,但已有超过一半的州自行立法明确电子垃圾的处理责任和方法:回收的电子垃圾由制造商承担收集、运输等回收费用;制造商须在州环保管理部门付费注册产品和提交回收计划,并在制造商公司网站上公布产品回收的方法;注册费一般存入当地信托基金,用于电子垃圾回收项目。
以此次事件发生地加利福尼亚州为例,2004年施行了《电子垃圾循环法案》:先由电子厂商按照产品单价支付一定费用,由州政府设立“电子垃圾回收和循环账户”,而存在账户里的资金,按市场价格支付给具有处理电子垃圾资质的企业。与法案配套的是相应的惩罚措施,加州综合废弃物管理委员会可以对每次违反法案销售最高处以2500美元的行政罚款。法案原则上也禁止电子垃圾向发展中国家出口,除非出口商能在交易前60天向有毒物质管理局提交报告。2005年加州又率先制定了《手机循环法案》,规定手机零售商必须免费回收消费者的废旧手机,使其能够集中回收处理。
美国已经形成完备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,不仅从回收环节进行严格把控,更是从源头就遏制了电子垃圾的不当处理。当地消费电子协会一项研究数据显示,约90%的消费者知道回收电子垃圾的重要性,63%的人知道何处回收。
延伸阅读
电子垃圾的危害性
电子垃圾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俗称,主要包括:被废弃的家用电器(诸如电视机、电冰箱和空调等)、通讯设备(手机等)、办公电器设备(诸如电脑设备、复印机、传真机等)以及精密仪器仪表等电子类产品。电子垃圾中包含多种重金属、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。因此,相较于普通生活垃圾,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过程比较特殊。如果处理不当,这些有害物质将会被释放到环境中,对水、土壤、空气等造成污染,进而严重危害到人类自身的健康。例如,在电子垃圾的拆解过程中,一些不正规的拆解作坊为了将废旧家电中的金、银等贵重金属提炼出来,采取酸泡、火炼等原始操作方式,整个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、废渣和废气,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。